吴江盛泽中学教科室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日期:2025-01-07 09:43:47  浏览量:0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回首本学年,我校教科研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引领与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立足教育教学实际,以提升教育质量为宗旨,以深化课程改革为核心,扎实推进各项教科研工作,一路探索,一路收获,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对本学年工作予以总结回顾。

一、助力学校内涵建设

1.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结合国家和省市关于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相关精神,积极开展“普职融通特色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变革,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为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11月22日,协助教务处承办“普职融通人才培养研究联盟”教学研讨活动,在特色发展方面进行交流互鉴。

2.成功申报苏州市高品质特色学校

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苏州市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的指导意见》(苏教基〔2023〕9号)精神,根据《关于苏州市高品质特色高中创建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苏教基〔2023〕31号)要求,我校积极申报苏州市高品质特色高中创建。9月20日,吴春良书记和吴敏强老师参加苏州市高品质特色高中创建立项遴选答辩活动,成功申报苏州市高品质特色学校苏教基(〔2024〕21 号)文件。

3.顺利完成苏州市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估综合督导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江苏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和《苏州市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精神,9月24日--26日,我校迎来苏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的办学质量评价综合督导。教科室负责撰写督导自评报告,从学校的历史与现状、规划与发展、特色与成绩以及问题和挑战四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未来规划、特色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赢得督导组成员的一致认可。督导检查后,科室又负责督导整改报告。

4.协助完成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四星复审

本学期我校迎来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对我校进行四星复审,教科室协助学校撰写四星复审学校总报告和整改报告。促使我校审视办学理念与实践,完善教育管理,提升整体办学质量,利于吸引优质生源,促进教育良性竞争,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5.参与“吴江区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工程”

聚焦学校内涵项目与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的融合,推进学校高品质高中建设,积极参与震泽中学课程实施方案的建设工作。我校周丽芳和刘杨老师多次参与研讨活动。

 

二、加强各级各类课题管理

课题研究对一所普通高中至关重要。它能促使教师深入钻研,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同时为教师提供成长平台,助力其专业发展,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此外,课题研究还能推动学校教育改革,适应时代教育发展需求,让学校在教育竞争中脱颖而出。本学期我校督促教师积极参与各项课题研究工作发挥好科研对教学的反哺作用。

1.课题申报与立项:11月19日我校开展主题为“指向学科实践的课题研究活动暨吴江区“国家课程高品质实施工程”专项课题开题活动。吴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室徐建林副主任莅临指导,任晓松副校长、学校教科室成员、课题主持人和核心成员代表、蜚英书院和上岗未满三年的全体青年教师参加,活动由教科室主任周丽芳主持。

2.课题研究过程管理:为加强课题管理,提升课题研究的质量。教科室定期检查课题研究进度,督促课题组成员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组织课题中期检查和交流活动,及时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本学期,教科室重点做好《吴江区第十批学年课题》中期检查,向课题主持人反馈课题检查意见。

3.课题成果总结与推广:协助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做好课题成果总结和提炼工作,组织课题结题鉴定和成果汇报会,推广优秀课题成果,促进成果转化和应用,本学期共有3项课题顺利结题,部分成果已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12月2日,我校举行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结题活动。此次年度规划课题结题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过去一年课题研究工作的总结与回顾,更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借鉴的平台,营造了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将有力推动我校教育科研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三、培育教科研素养

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对普通高中意义重大。在教学层面,具备科研能力的青年教师能深挖知识,创新教学方法,让课堂生动高效,提升教学质量。师资建设方面,科研培育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形成良好学术氛围,带动整体师资水平提升。从学校发展来看,青年教师科研成果能为学校赢得声誉,增强竞争力,吸引优质生源。而且,他们能将科研思维融入校园,推动教育创新,助力学校紧跟教育改革步伐,为学校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本学期,教科室主要通过3项活动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育。

1.青年教师教科主题沙龙活动:9月26日下午在图书馆一楼阅览室开展了主题为“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需多——说说我最看重的教学环节”的青年教师主题沙龙活动。此次沙龙活动,增进了各学科、各年龄层次、各成长阶段教师间的了解,加深了老师们的情感连接,也为大家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我们将以今天的沙龙为起点,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探索,不断成长;在职业生涯中发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2.课题申报指导会:11月19日,我校邀请吴江区教科室副主任徐建林结合区双学年课题与国家课程高品质实施工程专项课题的申报评审情况,向青年教师开设了主题为《“学年课题”的基本规范及其撰写》的讲座。徐主任针对学年课题申报书,详细讲解了“课题的选择、核心概念及其界定、研究的目标与价值、研究内容与重点、研究方法”等环节的撰写规范及思路引导。通过呈现错误案例、示范正确案例,让参会者在对比中发觉课题申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问题指出解决办法。最后,徐主任选取身边事例,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阐述课题撰写的思路,生动形象、贴合教师们的教科研需求,使与会教师都受益匪浅。

3.教科研论文写作指导: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两者相辅相成。课题研究的基础是论文写作和教学反思。只有在教学反思和论文写作的基础上,才能生成更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本学期,我们面向青年教师开设2次教科研论文指导会。11月14日,刘杨老师结合自己的教科研经历做了《寻找和探索:教师成长的必行之路》的报告。刘老师从“价值认同”“意义理解”“认知提升”三个板块阐释教育科研的价值、内涵和方法,用实例帮助大家理解论文写作的过程与方法。12月26日,周丽芳老师以唐琴老师的文章《时代性价值: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然取向和实践建构》为例,阐释了文章标题表达的要点和如何围绕题目精心设计论文框架。刘杨老师从研究方法的选择、内容的布局,提醒老师们要注意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使论文层次更加清晰。教科研论文写作指导,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了交流与成长的平台。

4.青年教师教科素养提升项目。协助做好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选拔工作,主要负责青年教师的教科研素养考核,具体做好试卷命题与阅卷。此项工作的实施,对于我校青年教师教科研素养提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

1.吴江区高中、职教教科研协作区研讨活动

10月22日,吴江区高中、职教教科研协作区研讨活动在吴江平望中学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指向学术表达力提升的课题申报及实践研究”。区教科室领导,吴江区各高中和职教学校教科负责人与教科骨干共同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我校周丽芳和刘杨老师参加。

2.苏州市高中教育科研协作会活动

12月30日,2024年度苏州市高中教育科研协作会在江苏省昆山市中学顺利举行。本次会议旨在积极探索教科研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与行动策略,有效推进教育科研助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水平实施。会议围绕“新时代教科研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主题,以教学展示观摩、区域教科研经验分享和专家讲座等形式展开交流。我校周丽芳老师参加活动。

3.苏州市陶行知研究会2024年学术年会

12月25日,任晓松副校长前往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成大小区参加“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大先生”暨2024年学术年会。

 

五、教师教科研取得丰厚成果

1.苏州市“十四五”规划课题(2024年度)课题申报

2024年暑假,我校认真做好苏州市“十四五”规划课题(2024年度)课题申报工作,我校周丽芳老师的课题《指向思维进阶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实践研究》和钱明霞老师的课题《具身认知视域下高中“知行”地理教学建构的实践研究》成功申报。

2.省级以上期刊论文发表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的发表可以助力教师的成长,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和提升教育质量。我校教师具备较强的论文写作能力,2024年度我校在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71篇。

3.各级各类论文参赛

省市各类论文评比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教育科研的舞台,也使大家深刻地感受到教育科研对提升自我价值的意义。本学期,我校教科室继续认真组织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活动。我们对各类论文评选严格“扎口”,尤其在论文的校级筛选层面引入“查重率”把关机制,即每一篇论文都严格追踪其“查重”情况。

1.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评比获奖6人,其中杨叶文老师获一等奖。

2.吴江区课题论文评比活动,我校教师参与人情较高,有27篇教学论文参赛。

3.江苏省第16届行知论文评选10篇,其中陈迪老师获省一等奖。

4.苏州市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我校周丽芳老师参加季芳老师主持的《学段贯通领域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十年探索》获2024年苏州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此外,还认真组织我校老师参加苏州市教育学会和陶研会组织的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我的教育小故事”等各类评比活动,取得不错的佳绩。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过去一年的成绩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源泉,展望未来,教科研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秉持初心,砥砺奋进,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科研水平,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懈努力,让学校的教育事业在教科研的推动下迈向新的高峰,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wjsszzxbgs@sina.com,举报电话:0512-63578225|版权所有 ©吴江盛泽中学|地址: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南环二路1号
苏ICP备2022047387号